空气能热泵为什么会结霜?结霜该怎么办?
虽然空气能热泵和空调的结构及用途都有较大的差异,但是在原理上却是一致的。空调主机换热器性能会受析湿、结霜、积灰的影响,空气能热泵主机换热器性能也同样会受这些影响。
本文我们将主要探讨空气能热泵主机结霜的问题。这对于如今火热的北方“煤改电”非常具有参考意义。
空气能热泵主机换热器有什么特点?
空气能蒸发器与空调室外机的翅片管式冷凝换热器不同的是,空气能蒸发器的铝翅片采用“亲水铝箔”制造,为了防止水桥现象和防腐,铝箔表面涂装了亲水膜,一般呈淡蓝色。
空气能热泵主机为什么会结霜?
空气能热泵主机结霜分为正常结霜和非正常结霜两种状态。
正常结霜
当冬季室外温度低于0℃时,换热器温度低于环境空气的露点温度时,整个换热器上散热片表面会产生凝露水,当环境空气温度低于0℃,凝露水就会凝结成薄霜。当然结霜严重时会影响机器制热效果。一般热泵产品都有自动化霜功能,确保机组正常运行。
非正常结霜
这是导致热泵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,大致来说,其中又包括三种现象:
1.因为换热器上散热片表面脏堵、室外风机系统故障或室外换热器进、出风口有阻挡物,即使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℃,整个换热器上散热片表面凝露水也可能凝结成薄霜,很快霜越结越厚。室内机制热效果差,且呈现化霜频繁现象。
2.由于缺制冷剂,室外侧换热器底部从毛细管出口处换热器进口处就会开始结霜,而且换热器大部分未有凝露水,随时间推延结霜,由下至上结霜延伸。
3.制冷剂过多也会出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℃还结霜的问题。室外侧换热器出口处和回气管结霜很厚,并且在换热器上随时间推延由上至下(由换热器出口向换热器进口方向)结霜延伸,导致制热效果差。
空气能热泵主机结霜后该怎么办?
下面我们根据结霜原因分别给出解决办法。
结霜症状 | 原因 | 解决 |
1.底部结冰 | 积水盘水流不畅,结冰蔓延到蒸发器 | 除冰、清理污物,出水口畅通。 |
2.蒸发器局部结冰 | 化霜传感器处无霜,化霜点不正确 | 手动强制除霜,动化霜传感器到结冰/结霜的地方 |
3.蒸发器结满霜/冰,不化霜
| 1.化霜传感器、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 | 手动强制除霜,阻值漂移,更换传感器 |
2.缺少氟或系统堵 | 按标准加氟、焊下来排堵。 | |
3.化霜、四通换向阀不换向;旁通化霜的系统电磁阀不动作 | 1.阀件是否得电 2.阀件是否正常动作 | |
4.化霜不干净,不彻底 | 1.退出化霜盘管温度设置过低,导致霜还没化干净,就退出化霜。 2.化霜盘管探头放置位置不合适,不是放置在结霜最严重地方。 | 1.调整化霜参数,将退出化霜温度调高,观察能够彻底化霜为准。 2.调整化霜探头位置,放置在结霜最严重地方。 |
5.短时间频繁结霜 | 1.翅片换热器脏堵或有异物阻挡。 | 1.清洗换热器或清除异物。
|
2.风机电机损坏或风机风量配置过小 | 2.维修更换电机或更换更大风量风机。 | |
3.冷媒充注量偏小。 | 3.添加冷媒到合适压力。 | |
4.节流膨胀阀开口过小。 | 4.调大膨胀阀开口。 | |
5.翅片换热器面积配置过小。 | 5.要求厂家更换翅片换热器,加大面积。 | |
6.结霜很严重,翅片全部结满厚厚霜层 | 1.进入化霜盘管温度设置过低,或者除霜时间间隔设置过长,导致不能及时进入化霜动作。 2.化霜盘管探头放置位置不合适,不是放置在结霜最严重地方。 | 1.调整化霜参数,将进入化霜温度调高,间隔时间缩短,观察能够及时进入化霜动作为准。 2.调整化霜探头位置,放置在结霜最严重地方。 |
7.结霜不均匀,局部结厚霜,局部不结霜 | 1.冷媒分流不均匀,部分管路流量大,部分管路流量小。 2.结构设计不合理,比如翅片换热器上下高度过高,导致上下迎面风速相差过大。 | 1.要求厂家对冷媒分配器结构进行调整,使流量与蒸发能力相匹配。 2.要求厂家对换热器高度不能做太高,或者加大风机风量。 |
8.化霜过程出现低压保护 | 1.化霜过程低压检测未做延时或延时时间过短。 2.节流膨胀阀反向时堵塞或者开口过小。 | 1.化霜过程低压保护需要做延时处理或延长延时时间。 2.更换膨胀阀或调大膨胀阀开口。 |
9.化霜过程出现高压保护 | 退出化霜盘管温度设置过高,导致高压保护仍没有退出化霜。 | 调整化霜参数,将退出化霜温度调低,观察能够彻底化霜为准。 |
10.翅片没有结霜也有化霜动作 | 进入化霜盘管温度(或温差)设置过高,导致误动作。 | 调整化霜参数,将进入化霜温度(或温差)调大,观察翅片结霜到合适程度在化霜为准。 |